发布日期:2024-12-22 05:10 点击次数:55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代表在朝韩边境的板门店签署了军事停战协定,至此,朝鲜战争结束。
随着半岛战火硝烟的散去,饱受战争之苦的朝鲜人民终于走向新的生活,同时,整个东北亚地区也迎来和平。
从1950年6月25日算起,这场战争打了整整3年。
在这3年时间里面,无论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还是朝鲜和韩国的军队以及我国志愿军,大家的损失都非常巨大,尤其是美军,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美国插手朝鲜战争,本意是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谁承想,最后竟会一败涂地。
眼看什么便宜也讨不到了,美国于是只好作罢。
在当时,签署停战协议的半年后,再看中国志愿军的装备,不禁感叹一句:美国当时真是明智!
展开剩余93%那么,美国为什么会主动签署军事停战协定呢?又是什么让不可一世的美国意识到,这场仗,即使打得再久,他们也占不到一丁点儿便宜呢?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提及朝鲜战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半岛上的政治局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出现了朝鲜和韩国这样两个政权。
朝鲜由金日成政府领导,走社会主义路线;韩国则由李承晚政府领导,走资本主义路线,头头儿当然就是美国。
朝鲜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呢?
1950年6月25日,在苏联的支持下,朝鲜政府领导下的朝鲜人民军率先跨过“三八线”,向韩国军队发起进攻。
这时的朝鲜人民军,他们既有来自苏联的武器,军队内部又有不少曾经参与过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军官和战士,再加上军队规模庞大,如此,自然打得韩国军队找不着北。
他们一路过关斩将、长驱直入,仅用三天时间就拿下了韩国的首都汉城,一个月之后,更是将朝鲜半岛90%的土地都变成了朝鲜的地盘!
而此时的韩国军队呢,毫无还手之力,鼻青脸肿,直接被朝鲜军队赶到了半岛最南端的城市釜山。
眼看这场战争就要以朝鲜的胜利告终了,谁知,就在这个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却介入了战争!
这支由美国以及其他十几个国家组成的军队,在他们的总司令麦克阿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从仁川登陆,没过多久便将朝鲜人民军的北方运输线拦腰截断。
这下,朝鲜的士兵们不但失去了枪支弹药的补给,而且还得长时间忍饥挨饿。
接下来,美韩联军对朝鲜的军队展开了一次次的大反攻。
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下,本就因为缺少后方补给而羸弱不堪的朝鲜人民军死伤惨重,很快就被美韩联军打退到了“三八线”以北。
最初金日成派了10万军队南下作战,最后回到北边的,连2万都不到。
10月20日,“联合国军”攻占朝鲜首都平壤。
这时,美国的目的已经十分明显了,他大老远从太平洋彼岸跑过来,为的可不只是帮助韩国打退朝鲜的军队,而是直接消灭朝鲜政权。
一旦金日成政府灭亡,那么美国的势力范围将会直接扩大到苏联和中国的边境!
而此时的朝鲜军队已经没有什么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美韩联军于是全速推进,10月下旬的时候,这支军队已经临近中朝两国边境鸭绿江了。
再后来,美军的轰炸机更是直接轰炸了我国边境城市丹东,将战火烧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
美国此举,已然侵犯了我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又收到了金日成政府的求助。
此时的金日成,他已经带领4个师的新兵躲到山区准备同美韩联军开展游击战。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朝鲜政府基本上是再无回天之力了。
那么朝鲜为什么向我们求助而不是向苏联呢?
最开始,金日成确实想到了苏联,但是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为什么,因为斯大林考虑到,一旦在朝鲜半岛和美军正式开战,那么整个世界上其他双方正在进行军事对峙的地区,也难保不会发生冲突,如此,岂不是就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于是,金日成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身上。
而那时,因为美国的空军轰炸机已经轰炸了我国丹东,再加上如果朝鲜成了美国的地盘,那么对我国之后的发展将会非常不利,所以毛主席果断下令抗美援朝。
就这样,1950年10月25日,在彭老总的带领下,数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给美国的当头一棒
进入朝鲜之后,我军的当务之急就是联系上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但是因为金日成人在山区,且朝鲜的通信设备也已经被美韩联军炸毁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军费了相当的周折,才终于和他取得联系。
虽然此前对朝鲜军队的处境也有所耳闻,但是一度联系不上他们的最高领导人这事儿,我军还着实没有料到。
朝鲜人民军已经溃败到了什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战争导致的国家经济体系的崩溃,则是让普通老百姓吃尽了苦头。
11月初开始,我们陆续与美韩联军正面交锋。
而在此之前,敌军还在做着他们的春秋大梦。
那时,总司令麦克阿瑟骄傲地表示,感恩节之前他们就能消灭朝鲜半岛上所有的抵抗,圣诞节的时候,大伙儿就都可以回家陪老婆孩子了。
如今这几场仗打下来,我军极强的战斗力让敌军傻了眼,可谓在当头一棒之下如梦初醒,第一次意识到一切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然而美韩联军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支给了他们当头一棒的军队来自中国,他们还以为,这只是一支装备较好的朝鲜人民军而已。
那个时候的我们,在别人眼里,要多落后有多落后,根本就不可能拥有什么先进的军事武器。
而实际上,因为深知美军的武器属于世界一流,所以中央军委将过去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日制、美制、英制、捷克制等等的顶级武器全部都配备给了志愿军的战士们。
朝鲜战争初期,正是靠着这些过去缴获的装备,我军才得以与不可一世的美军抗衡。
不得不承认,军委领导们的决策是相当明智的。
后来,因为苏联赠送的武器陆续到位,我军的装备水平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同时,我军仍然没有忘记过去数年养成的良好习惯,那就是,积极在战场上收集败逃的敌军丢下的军械,用以弥补后方供应一时的不足。
那么,苏联为什么愿意为我军提供武器援助呢?
首先,虽然碍于各种原因,不能正面和美军交锋,但是苏联也绝对不会允许美韩联军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因为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将会对苏联十分不利。
其次,早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前,苏联就有过这样的承诺——苏联出武器,中国出军队,最终的目的,就是将美韩联军赶回“三八线”以南。
但是因为苏联支援的武器数目十分庞大,种类又多,所以,运送到战争前线并且分发到各个连队就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直到1951年1月,苏联援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36个师的轻武器才陆续抵达了朝鲜战场。
这些前进的武器装备,对原本就英勇无畏的我军来说,可谓锦上添花,一场战斗下来,直杀得敌人抱头鼠窜。
在1952年10月开始的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使用苏联沃罗涅日兵工厂研制成功并生产的“喀秋莎”,即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最终完胜美韩联军,谱写了一曲壮美的战地史诗。
咆哮的“喀秋莎”
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投入的火力可以说是十分威猛的,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也不甘示弱,拼尽全力守卫阵地。
双方对这块阵地的争夺战有多激烈到了什么程度呢,那就是枪炮之声不绝于耳导致方圆好几里都是弹坑,甚至据说就连山头都直接被削低了两米!
后来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斗,前线军队的指挥官秦基伟开始请求支援,在与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的电话中,他明确表示必须用到“喀秋莎”火箭炮。
接下来,我军炮兵进入上甘岭阵地,将24门喀秋莎火箭炮炮口悄悄对准了美军。
几十颗“喀秋莎”炮弹一起发射的短短13分钟之后,对面的美军步兵就已经几乎全军覆没了。
到了11月11日,敌我双方再度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这次,我军又发射了12门“喀秋莎”火箭炮,直打得敌军作鸟兽散。
但是到了第二天,不死心的敌军又卷土重来了。
毫不意外地,他们再次接受了“喀秋莎”的“洗礼”。
就这样,接连好几次被狂轰滥炸之后,美军终于招架不住了,一个个丢盔卸甲而去。
上甘岭战役以美方的惨败而告终,有数据显示,这场战役中,其死伤人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两倍之多。
这场战役也因为“喀秋莎”的存在而成为了朝鲜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那时,我方的通讯员们总能在电报中截获美军的求救信号,说是遭到了我军炮火的毁灭性打击,希望后方尽快进行支援。
距离上甘岭战役过去不到一年的1953年7月27日,美国主动在军事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作为朝鲜战争中继麦克阿瑟、李奇微之后的第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万分沮丧地表示,他是第一个因为战败而签字认输的美国军官。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主动停战呢?
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这场战争花钱太多,美国顶不住了。
确实,3年里,美国大概为这场战争花费了400亿美元。
但是,这点钱对美国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因为一战、二战时期,远离亚洲、欧洲主战场,他可是发了不少战争财的。
还有人认为,二战之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而非亚洲,见朝鲜战争久久无法取得胜利,自然不愿意继续消耗下去了。
这种说法显然也有明显的问题,因为对美国而言,与苏联和中国同时接壤的朝鲜半岛,乃是一块“宝地”。
其实,美国选择停战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在这场战争中庞大的伤亡人数,有数据显示,经历了与我军的“五大战役”之后,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总共伤亡了172847人。
而如果美国选择继续同我们打下去,也只会牺牲更多的士兵而讨不到任何便宜。
因为,就在美国签署停战协定的半年之后,苏联又为我志愿军提供了30个师的装备,其中当然不乏“喀秋莎”这样战斗力爆棚的武器,甚至很可能还有比这更厉害的。
如果到那个时候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那么可想而知,美军的伤亡人数一定会继续飙升。
如此,势必会引发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自然也就不利于杜鲁门政府以及民主党参加下一届总统选举。
朝鲜战争结束,我们不但将侵略者赶回了老家,而且解救了水深火热中的朝鲜人民。
这场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来自苏联的武器固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才是最关键的制胜法宝!
这三年中,志愿军战士们风餐露宿、抛头颅洒热血,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的故事,更是为后世所铭记,成为中华民族万古流芳的华章。
在此,让我们向所有为抗美援朝流血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们致敬!
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国,也为我们赢得了来自国际社会的尊重。
朝鲜战争之后的几十年,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跟这场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关系。
发展带来进步,进步孕育强大。
强大了的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有了更多的力量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参考文献:
【1】胡江东.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研究[D].山西大学 ,2010-06-01
【2】焦洪阳.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9-10-10
【3】徐振伟.傲慢与偏见:美国对中国出兵朝鲜的“错误知觉”[J].军事历史研究,2021-07-20
【4】陈辉.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站起来了——70年后以世界眼光来看朝鲜战争[J].湘潮,2020-11-15
【5】殷晓章.张计发:上甘岭战役比电影残酷得多[J].侨园,2021-12-15
【6】郑诗厚; 时庆涛.志愿军老战士郑诗厚 我在上甘岭的战斗故事[J].中国火炬,2021-11-08
发布于:天津市上一篇:均胜电子(600699)周评:本周跌4.65%,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4972.71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